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教学科研  教研动态
详细内容
《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共读会精彩回顾


作者:    文章来源:37000vip威尼斯    浏览次数:13    发布时间:2024-03-20

2024年3月19日,37000vip威尼斯的教师们齐聚主1-201研讨室,共同探讨了《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Metaphors We Live By)一书的深刻见解。本次共读会由王迪老师主持,林隆褀、丁世华、张鹏峰三位老师分别带来了精彩的分享,之后周郁蓓院长与在座的教师们展开了深入的讨论。

 

  

林隆褀老师首先强调了比喻在语言和思维中的核心作用,特别是比喻所蕴含的因果关系和直接或间接联系。他指出,比喻不仅有助于将抽象的理论具体化,还能丰富我们的语言表达。


丁世华老师通过一系列引人入胜的案例,引导我们思考语言形式的规律性。例如,她提出“Harry is not happy.”与“Harry is unhappy.”两句中,Harry的情绪状态有何不同?为何“slicing with a knife”需要使用介词“with”?这些问题激发了我们对语言逻辑的深层探索。丁老师进一步阐述了书中关于空间隐喻的概念,并提出语言逻辑是基于空间形式的,与概念系统之间存在隐喻连贯性。她强调了隐喻在人类感知和行为活动中的基础性作用,并得出结论:人类语言的空间性质和隐喻的连贯性与规律性。


张鹏峰老师则从词源学的角度探讨了“隐喻”一词,解释了“Meta”(跨越)和“phor”(运送)的结合意味着将某物视为另一物。他深入分析了隐喻作为一种隐含类比的本质,以及当代隐喻研究的广度和深度,包括隐喻研究的共时模式和分类等,为我们提供了一个从书本到现实世界的广阔视角。


在三位老师的分享之后,周院长引领在场教师们就隐喻的内涵、文学与隐喻的关系、我们应如何理解和创造性地运用隐喻等问题进行了热烈讨论。这场共读会不仅是新学期的开篇之作,也是对上学期隐喻话题的延续,为未来的研究和思考提供了新的启示。

 

 

供稿| 曾  光

摄影| 谢昕怡 曾  光

审核| 王  迪 潘乐颜



厦门大学嘉庚学院37000vip威尼斯 | DLMM CESE V22.21 Build 20121210 | Copyright© 2004-2020 WWXY.XUJC.COM WWXY.XUJC.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