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教学科研  科研动态
详细内容
写在希望田野上的英语新文科建设——记新文科与乡村振兴第三场工作坊


作者:    文章来源:37000vip威尼斯    浏览次数:17    发布时间:2024-01-02


 

2023年11月29日,由厦门大学嘉庚学院教学促进部举办的“新文科与乡村振兴第三场工作坊”在主#1-217教室隆重召开。教学促进部的郑旭东主持会议,厦门大学嘉庚学院乡村振兴研究与服务团队负责人、37000vip威尼斯院长助理蔡秀星做主旨发言。教促部部长孟丹、部长助理高艺惠、设计与创意学院张明珍、人文传播学院曲志强、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陈南南,乡村振兴研究与服务团队部分主成员梅家象、孙力、陈立珍、林隆祺、贺咏梅、郭浩、徐玉青、袁璐等参加了本次工作坊。蔡老师以她精彩的主旨发言,与大家分享了乡村振兴研究与服务团队三年来的工作业绩。她的发言一开始,一下子吊起了与会者的“胃口”,燃起了大家浓厚的兴趣。

 

以乡村振兴发展促进新文科建设 

 

一段时间以来,人们对于英语专业师生如何服务乡村振兴、服务乡村振兴又怎样在学科建设和培养人才中发挥作用,存在很多疑虑。蔡秀星老师在主旨发言中以“新文科视角下英语专业乡村振兴“思”&“路””为题,围绕两个问题做了深入的讲解:1.学外语的也可以做乡村振兴吗?2.乡村振兴服务中如何从“无感”到“有感”?逐步地解开了人们心中的质疑。

 

在新文科建设中,团队架构合理、目标致远、协力同行。首先团队建设得到了37000vip威尼斯院长周郁蓓教授的引领和支持。周院长高屋建瓴,从新文科建设的高度提出英语专业跨学科建设的可行性和必要性,为团队的发展出谋划策,提出了建设性意见,并亲自参与团队活动。其次,团队负责人蔡秀星老师在团队建设和项目开发等方面带领团队不断创新,取得可喜成果。团队成员同心协力,拧成一股绳,在新文科建设理念视角下,集思广益,以多视角、多层次探索英语专业跨学科、跨专业的实践,把服务乡村振兴作为建设新文科的一个切入点,在专业课程开设、实践周课程设置、创新创意创业实践活动、实习实践基地建设、校企校地合作、科技特派员工作、课题项目开展等等方面取得了可喜的成绩。

 

在建设英语专业实习实践基地工作中,基于建设新文科打开思路,对接校企、校地、校村合作实习实践基地。目前现有的30多家实习实践基地中,我们与省内多地地方政府开展实习暨三创实践基地合作,与多所乡村中小学开展乡村英语教育、劳动教育研学服务及乡土非遗传承研究等合作,基于林语堂小镇的乡村振兴课题与漳州林语堂纪念馆、漳州蕉海文旅有限公司、平和林语堂文学馆开展中西乡土研究与服务的合作,同时在非遗挖掘与传承方面与合作单位共同合作探讨乡村农特产品的国际推广。

 

其次,在实践周带学生到乡村进行实践能力创新活动,调研乡村教育、体验乡村文化和乡土文学作品、开展乡村语言景观研究、开展中外乡村文化对比。学生在挖掘蕴藏在农耕文化中的文化瑰宝中,体验延绵已久的优良民风、民俗、村史,独特的地理地貌,宝贵的自然资源等,发挥其学科优势,用外语讲好中国乡土故事。例如漳州文化品牌调研与推介、海丝文化调研等实践周课程中,学生走进平和坂仔镇宝南村林语堂故乡、芗城区天宝镇珠里村、龙海月港古镇、埭美古村、卓港村等了解乡土文化,通过双语视频拍摄的方式讲好中国乡村故事。

 

此外,在近三年的三创项目的开展中,学院有近20个大创项目是紧紧围绕新文科式的乡村振兴研究与服务的,如“南岩之瘾--数字文创点亮乡村振兴之路”、“用三语讲好海上丝绸之路的故事”、 “民族志视角下的乡村均衡教育——以龙海区部分乡镇中小学为例”、“闽南非遗项目调研及云互动设计——以送王船为例”等成果。

集高校智库力量助力乡村振兴 

 

厦门大学嘉庚学院乡村振兴研究与服务团队是一支具有多元化背景的队伍。该团队集高校智库力量,发挥厦门大学嘉庚学院的学术优势,吸纳和聘请了校内外多个相关专业的师生和相关专业人士。团队由英语语言学院发起,成员包含了人文与传播学院、设计与创意学院、管理学院、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音乐系、建筑学院等院系的师生,是一支具有跨学科、跨专业、跨领域的特色团队,起到了乡村振兴的智库作用。

 

团队积极响应国家乡村振兴号召,努力实现让农业成为有奔头的产业,让农民成为有吸引力的职业,让农村成为安居乐业的美丽家园的美好愿景,致力于研究乡村振兴相关课题,进行中西方乡村文化研究和高校人才创新实践培养,同时基于国际视角讲好中国故事。团队先后与南岩村签订了《村校共同合作下创新型南岩村乡村振兴研究与实践》项目、与漳州林语堂纪念馆和漳州蕉海文旅有限公司签订《林语堂文化园国际文旅推广研究与实践》项目,成功申请《外语教学反哺文化对外推介的实施策略研究》、《建构乡村振兴背景下的英语人才实践培养模式》等乡土科研课题。基于南岩的乡村振兴撰写的论文《乡村振兴背景下志愿者团队多元建构模式研究——以福建省福安市南岩村志愿者团队建设为例》,发表于农村.农业.农民期刊。三年多的时间内,团队先后调研了闽南和闽东总计30多个村庄,为10个村庄提供了包括技术咨询、研学教育等方面的深入服务。累计新闻报道30篇,其中3篇发表于学习强国,并开设2个公众号进行服务推广。

   

团队在开展乡村振兴工作中,培养了一批热爱乡村、致力于乡村振兴的优秀大学生。在南岩村项目中,师生共同完成了南岩古村双语导览图和双语导览牌设计、南岩古村双语手绘地图设计、南岩古村双语导览微信小程序的设计和开发、南岩古村双语导游词手册。在推广南岩村乡村文化活动中,团队的师生共同制作了《古法传承,“匠心”制皂》的宣传片,从导演、演员、剧本、拍摄、剧本翻译、配音都是精良制作,其中配音还专门邀请了央视的专家。该宣传片于2022年9月发表在“学习强国”。团队的《闽东苏区红色文化调研--以革命老区南岩为例》的作品获得第十五届“挑战杯”福建省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红色专项二等奖。团队作品“志随心行——乡村振兴志愿者服务模式开拓者”在学校第七届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总决赛中获得铜奖,团队学生暑期实践团队获得校级优秀团队一等奖和优秀个人。其中团队主干同学考上福建农林大学乡村振兴研究院,仍然从事乡村振兴的研究。团队老师带队参赛的作品获2023年福建省高校大学生“讲好中国故事”外语技能大赛获得英语组非英语专业赛道第二名。

 

 

 

蔡老师的主旨发言后,便是一场别开生面的有感的沙龙分享。与会者争先恐后发表自己的感受,掀起了工作坊的第二个高潮。来自不同部门的同事都对乡村振兴研究与服务团队在促进新文科建设、培养人才、为乡村振兴所做出的努力给与高度的评价。同时蔡老师的主旨发言激起了大家对进一步深入开展乡村振兴的各种思路。来自不同学院的同事们表示在今后的新文科建设和乡村振兴中要开展深度融合,利用各自的学科优势,把新文科建设和乡村振兴工作推向新的高潮。


 

三年来,厦门大学嘉庚学院乡村振兴研究与服务团队坚持把乡村振兴发展与促进新文科建设结合起来,基于国际视角讲好中国故事,推动新文科建设。在乡村振兴的发展中,以“乡村兴则国家兴,农民富则国民富”的胸怀与境界,深入乡村第一线,以实际行动实现学科建设和乡村振兴工作的双赢。

 

撰稿:孙力

摄影:厦门大学嘉庚学院教学促进部

厦门大学嘉庚学院乡村振兴研究与服务团队

 



厦门大学嘉庚学院37000vip威尼斯 | DLMM CESE V22.21 Build 20121210 | Copyright© 2004-2020 WWXY.XUJC.COM WWXY.XUJC.CN
All Rights Reserved.